缺爱年代,cos委托正成为年轻人收获情绪价值的新渠道——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这个二次元业务,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其买单。在某社交分享平台,和“cos委托”相关的笔记有19万条,是“家政服务”的26倍以上。
尽管买来的关爱限时限价,但片刻的情感体验,在当代生活中仍然显得异常宝贵。在这个甚至还不能称为“行业”的行业背后,我们也能看到一群渴望打破孤独的年轻人。
在摩天轮到达顶点时下跪求婚、陪伴女友试婚纱、约会时为对方做手工制品、见面或离别时附上诚挚的手写信……这些在旁人看来有些过于“玛丽苏”的约会安排,却是cos委托约会中的常规行程。cos委托由cosplay(角色扮演)衍生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二次元圈子内的业务。
cos委托不完全是新鲜事物,但从社交到生意,这个圈子内的游戏正在短时间内迅速“破圈”。
在某社交分享平台,和“cos委托”相关的笔记有19万条,是“家政服务”的26倍以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cos委托这个二次元业务。但不能否认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cos委托买单,它已经悄然成长为一个“新兴行业”。
当二次元角色打破次元,把亲密关系带来现实世界,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迫不及待地奔赴这场情感幻梦,有人对其冠以“逃离现实”“稀奇古怪”等批评,也有人担忧其中隐藏的风险。
众多质疑指向一个更加现实,也更加深刻的问题:一天500块钱买来的爱,它还是爱吗?
01 花500块钱,和纸片人约会一天
可以说,cos委托的二次元业务,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近些年国产乙女游戏火爆的基础上。
2017年,国内第一款乙女游戏《恋与制作人》诞生。随后,《未定事件簿》《时空中的绘旅人》《光与夜之恋》《恋与深空》等游戏入局,乙女游戏的市场越做越大。相当一部分玩家不满足于在游戏中和喜爱的男主互动、恋爱,还希望能和这些角色产生现实的连接,于是,cos委托业务应运而生。
所谓cos委托,就是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二次元服务:圈子内把提出委托要求、支付费用的一方称为“单主”,把cos指定角色的一方称为“委托(老师)”。
(图/《代号鸢》)
一般来说,单主指定的角色大多数以男性角色为主——需要强调的是,接受委托、扮演相关男性角色的coser多为女性。单主通常会要求coser在当天以指定形象和自己模拟亲密的恋爱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套上二次元男友的“皮”,和单主约会一天。
现实中另一半没有办法给足的情绪价值,只需要一定价钱,你就可以从二次元男友身上得到。
很多时候,委托业务并不局限于约会当天。
一些coser会在约会前,提前把自己的头像换成和单主的情侣头像,朋友圈换上单主的照片,实实在在地造一场沉浸式的恋爱场景。除此之外,coser还会通过调查问卷提前了解单主的喜好和习惯,大至约会行程的安排,小至单主喜欢的称呼、饮食上的忌口、当天是否在生理期及是否需要照顾等等。
一次cos委托事前的调查问卷。(图/社交平台)
不仅如此,从身高到性格,处处都有详细的要求。
为了不破坏二次元的角色体验,部分单主会要求coser在约会当天全程“上皮”。所谓“上皮”,指的就是贴合扮演角色的身份和性格设定,不能做出角色设定以外的言语或举动,更不能聊现实中的话题导致“出戏”。
由于大部分接受委托的coser为女性,一些要求严格的单主会希望coser在委托期间全程不摘下口罩或尽量少发出声音,以避免破坏男性角色的真实感。而国产乙女游戏里的男主的身高一般都在175cm甚至180cm,为了贴近角色,coser也需要通过垫高鞋子来还原角色的身高。
除了外形和性格之外,coser在现实中的情感状况也是单主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单主普遍会更加偏好现实中没有恋爱对象的coser,以求更好的代入感。如果coser处于一段关系中,也会在委托条中注明。
coser对自身情况和cos条件的概述,圈内称为“委托条”。(图/社交平台)
在委托期间,coser不再是ta现实中的样子,而是成为李泽言、沈星回、黎深、陆沉等二次元恋人的现实版。
02 cos委托,亲密关系的乌托邦
以恋爱关系为中心的委托,占据这项二次元业务的主流。但在主流之外,一些以往不常见的情感需求也在慢慢浮现。cos委托还能提供其他类型的情感关怀?答案并不是否定的。
当cos委托的业态不断拓宽,更多元的需求也被覆盖。为了尝试恋爱之外的亲密关系,我约了人生中第一次委托。
首先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一些动漫女性角色的委托关键词,经过筛选和沟通,确定了coser阿栎,约定的角色是日本动漫《进击的巨人》里的女性角色韩吉。区别于和乙女游戏中的男主约会,这一次的委托更像是一次cb向的亲密关系陪伴。
(图/《进击的巨人》)
和着重恋爱关系的cp向相对,cb向主要指的是两个角色之间的非恋爱关系,例如亲密的朋友、家人、伙伴等等。尝试在社交平台上寻找女性角色的cb向cos委托后才发现,愿意扮演女性角色的cos委托数量远远少于男性角色。
在接到委托需求后,coser阿栎开始询问对委托角色的发型要求和确认当天的拍照设备。没过多久,她发来了七家根据我的口味和当天行程路线所选的备选餐厅,每家都附上了一百多字的介绍和解说。
各种类型的手作是cos委托的高频行程。(图/新周刊记者 摄)
委托当天的第一个行程是在手作店里为对方调香,她反复确认我是否喜欢某一款香味。等候店长指导的间隙,她会拿出带来的拍照设备,为两人留下合照。巧合的是,我们在手作店里遇到了两对同样是cos委托约会的“情侣”,两名coser扮演的都是国产乙女游戏《代号鸢》的男性角色。虽然略显尴尬,但彼此似乎都心照不宣,没有给对方过多的注目。
(图/受访者提供)
离别时,阿栎把一份提前准备的礼物和两页纸的手写信交给我,目送我搭上回家的地铁。而在当天的亲密举动方面,同为女性的牵手和拥抱并未让我感到不适。
友情向的cos委托像是亲密关系的乌托邦。在这里,单主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地享受coser的照顾和陪伴,而不需要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那样,担心该如何偿还对方的人情。潜意识里,也会得到一种万事以自己为先的“我本位”和“第一性”感受。
例如,刚刚见面时,阿栎便很自然地接过了我手上的袋子,全程没有刷手机、回复别人信息的行为;在猫咖约会时,有店员认出了阿栎扮演的角色韩吉,前来询问阿栎能否和她拍合照,阿栎指了指我说:“这个不能问我,你要问她哦。”
cos委托塑造了一个二次元的理想世界:在这里,现实生活中再普通、再平凡、再被忽视、再微不足道的人,都可以得到所爱之人的无条件的偏爱——哪怕这种偏爱,明码标价,只有一天。
“我想同时找两个委托老师cos约尔和黄昏……很羡慕别人家有父母陪伴,很想弥补童年的遗憾,所以想找两个委托老师(仅限女孩子)陪我过生日。”去年12月,唐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招募委托的帖子,但和常规委托不同的是,她希望对方能扮演动漫《间谍过家家》里的父母角色,陪伴她度过一天。
唐黎曾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寻找一对父母动漫角色的委托请求。(图/小红书)
在唐黎看来,自己能在动漫《间谍过家家》里找到希冀的情感投射。《间谍过家家》中的女儿阿尼亚,最开始是被抛弃过的孤儿,后来在黄昏和约尔两个人的照顾下,慢慢地懂得了家庭为何物。
(图/《间谍过家家》第一季)
43万人看过了唐黎的帖子,其中,一对coser主动提出可以为她进行一次无偿委托。
到了委托当天,唐黎自己扮演了阿尼亚的角色,等待“父母”黄昏和约尔来到小区楼下见面。唐黎从来没有拍过全家福,当天的第一个行程,就是和“父母”一起去拍了合照。拍全家福、吃火锅、做手工,这些在旁人看来稀松平常的家庭活动,却是唐黎之前从没有过的体验。
动漫设定中,黄昏和约尔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但是,两个曾经没有家庭和爱的人,却把这些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阿尼亚。而现实中,唐黎约的“父母”角色委托和动漫的设定,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照:在这一天内,两人给予了她从没有过的“家庭”的感受。现实中缺失的情感,在二次元角色身上得到了弥补。
唐黎在那天和“父母”黄昏和约尔拍的合照。(图/受访者提供)
“人是需要情感寄托的,你可能觉得它虚无缥缈、不值得,但对于我来说,它就是值得,那就够了。”谈及cos委托的意义时,唐黎如此说。
03 谈钱伤感情,但不得不谈钱
虽然带有浓烈的情感属性,但cos委托并不存在于真空之中:人们对于二次元角色的爱是纯粹的,现实却是明码标价的。当cos委托的数量快速增长,它也更加接近一门生意。
而作为带有商品性质的服务,世俗层面的纠纷在所难免。
一般来说,预订委托时单主需要先支付coser定金,定金一般占委托费用全款的20%—30%,约会当天的开销由单主承担,剩下的委托费用余款通常需要在结束前支付。于是,就会出现一种约会临近结束时,不得不“谈钱”的尴尬场景。
和纸片人约会不用花一分钱(除了氪金),但是在现实中的约会还是得自掏腰包。(图/《光与夜之恋》)
想象一下,在“李泽言”带你吃完浪漫的西餐后,你们一边吹拂着晚风,一边在江边漫步。这时,对方突然提醒你:亲爱的,今天快结束了,麻烦结一下尾款。这些或暗示或明示的表达,把单主一秒拉回了现实世界,并告诉她们:再美好的约会,归根到底,也只是一场生意、一段终究会结束的关系。
谈钱伤感情,但是又不得不谈钱,因为这一切的感情,都建立在金钱的基础逻辑上。
(图/《狼与香辛料》)
除了沉浸感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cos委托的复杂性,还体现在这项二次元业务中出现的各种乱象。
只要稍微翻看网络上的“委托避雷”帖子,就会发现,coser照片高P、约会随意敷衍等现象,都是吐槽的重灾区。
对于单主来说,coser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图片和真实样貌,有可能存在差异,这一点无法百分之百在事前验证,对方在约会时会不会做出类似一直玩手机、不照顾情绪、谈论三次元话题等破坏体验感的“掉皮”的行为,也无从得知。
一切都像开盲盒,结果就是,单主有可能会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体验感,对尾款有所微词。但以上种种质疑,又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很容易导致单主和coser的纠纷。
此外,由于cos委托业务并没有专门的平台和应用,这类纠纷常常演变为互联网上的骂战,两方各自放出聊天记录等证据,请求网友七嘴八舌地点评,最终以相互拉黑收场。不少以提供关怀为目的的委托,最终却以扭曲事实、刻意造谣、伤害感情结局。
关于cos委托的个案避雷层出不穷。(图/小红书)
风险不只围绕付费的单主,提供服务的coser,同样也需要面对各种潜在问题。
阿栎自己曾听同样做cos委托的朋友说,她们有过单主不让吃饭和喝水的经历。原因并非是为了省钱,“而是在她们看来,她们心中的纸片人男朋友就是不会吃饭、不会喝水的,如果coser在她们面前做了这样的举动,她们就觉得破坏了约会体验”。
这类遭遇并非个案,coser柒柒最近接了一个乙女游戏的角色委托,包天的委托费不到200元,在同类委托中并不算高。按照她的描述,她的单主并没有给她预留吃饭和喝水的时间。
“最后,在结束之前,她让我帮她拿了几十个快递。”柒柒吐槽道。
(图/《工作细胞》)
有时候,即便委托结束后,困扰也可能持续存在。很多coser分享过类似的经历:个别单主在约会结束之后,无法从虚拟的情感中抽离出来,而产生了戒断反应,长期对自己发送大量信息,甚至持续骚扰。柒柒坦言,做委托的会比较害怕遇到这种难以区分二次元和现实世界的单主,“她们可能会在约会之前就早早地发消息,把自己对角色的爱倾注在coser身上。结束委托之后,因为没办法消化情绪,会很长时间地缠着coser”。
除此之外,coser的人身安全问题也是风险之一。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许多女性coser在介绍自己时会注明“只接女生”。
不过,这个连约会时都不愿意提三次元事情的圈层,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极其纯粹、理想化的。即便有着如此多未知的不确定性,依然有人愿意“豪赌”一把,只为了与喜欢的角色见面;在一顶假发、一套服装几百块钱不等的情况下,依然有人愿意无偿扮演二次元角色,只因为希望帮单主“圆梦”,让她们和喜爱的角色在现实中产生连接。
更换的情侣头像、吃饭时候提前支付的“男友付”,以及售后的语C(语言cosplay),这些都证明了,绝大多数委托者和被委托者,都不希望破坏这场虚拟的情感幻梦。
(图/《新世纪福音战士》)
学者周子星将cos委托形容为“一场以浪漫为名的圈内孤独契约”。它连接起赛博空间和现实世界,让人难以分辨得清,和自己约会的到底是二次元的角色,还是现实中一位素未谋面的网友,又或者是两者兼有。
关于cos委托到底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在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圈子里不断胶着。这注定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旁人看来的“冤枉钱”,在一些人心中却是情感的抚慰和救赎。
在cos委托不断拓圈、市场逐渐庞大的当下,有人欢呼一种新型服务业的诞生,有人呼吁相关行业规范尽早落实,有人早早嗅到了商机,有人在乱象中感到失望。但我们始终不该忘记,cos委托存在的基础,是广泛的孤独,以及摆脱孤独的尝试——它不能被片面地理解为“恋爱脑产业”,而更像是孤岛般的当代人,给自己打下的一道情感补丁。
“我不会想把他们(委托的父母角色)再约出来一次,对我来说,我在那一天拥有了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东西,已经很满足了。”18岁的唐黎谈及她为期一天的“理想父母”,如此说道。
(图/《新世纪福音战士》)
(应采访对象要求,唐黎、阿栎、柒柒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张文曦
You’re so awesome! I don’t believe I have read a single thing like that before. So great to find someone with some original thoughts on this topic. Really.. thank you for starting this up. This website is something that is needed on the internet, someone with a little originality!
已经修复好了
无法下载,是不是资源链接出错?麻烦修正一下
Great information shared.. really enjoyed reading this post thank you author for sharing this post .. appreciated
8个设计师必备素材库: 1、 https://www.lummi.ai/ 2、 https://endlesstools.io/ 3、 https://items.design/?aff=Z2vd4 4、 https://www.durves.com/ 5、 https://icons8.com/ 6、 https://www.illustration.center/ 7、 https://creativemarket.com/ 8、 https://thenounproject.com/